技術支持
預計我國四代機年產能將達到16-20架左右的水平,每架飛機用鈦量約在30-40噸,估計四代機每年對鈦材的需求量在1000噸左右(考慮到備貨需求,一般備貨比例是1:1);另外,除了四代機之外,我國大型軍用運輸機運-20鯤鵬也已經于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,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,大運機預計很快進入量產階段,雖然大運機相比四代戰機用鈦量較少,但由于總生產量比較大,對鈦材的需求量估計與殲-20相當,預計未來四代機和大運機每年對鈦材的需求量在2000噸左右。
直升機領域的需求也值得關注。軍用直升機方面,汶川地震以后,我國軍用運輸直升機的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,預計未來軍用運輸直升機年產量也將超萬架,軍用直升機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。民用領域,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曾表示,2015年放開我國低空飛行,低空飛行的放開,經帶動民用直升機領域的需求。
根據以上的測算,預計未來國產商用飛機每年對鈦材的新增需求約1萬噸,而國產軍用飛機,包括四代機殲-20、運-20和軍用直升機對鈦材的需求量共計約在3000噸左右,保守預計未來我國航空用鈦材每年的新增需求量約在1.5萬噸左右,而根據2011年的數據,我國用于航空領域的鈦材僅3600噸,因此未來,隨著我國自主航空工業的崛起,必定帶來鈦材,尤其是航空用鈦材需求的爆發式增長。